易县位于河北省西部,太行山东麓,华北平原西北边缘。
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,唐代以前尚未出现。所谓绞胎瓷,是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,拉坯成形,再入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,其花纹似木纹和旋转纹。拉坯成形后的图案贯通于陶器的内外壁,工艺难度很大。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于宋代“靖康之变”后中断,保存至今的绞胎瓷文物只有数件。易县绞胎瓷不仅沿袭了古老绞胎瓷的传统技术,而且在色彩和设计上吸取了彩陶的长处,形体新颖美观,手感细腻柔和,是集观赏、收藏、实用于一体的艺术珍品。
易县张保军1986年开始绞胎瓷工艺的研制,把现代审美情趣和艺术设计融入其中,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,创作出一批理想的绞胎瓷作品,还研制成功了绞胎瓷风景系列作品,结束了绞胎瓷工艺“可遇不可求”的历史定论,他将现代抽象设计融入到绞胎瓷工艺中,使点、线、面、色彩、虚实及现代构成在绞胎瓷中得以体现,突破了陶瓷只能在器型表面靠雕、刻、喷、涂、染、画、贴、镶手段进行装饰的历史,也由此使绞胎瓷这一艺术得以延续,成为当今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朵耀眼的艺术奇葩。